养殖这个行业总是容易犯错误的,养殖螃蟹的时候有哪些错误是比较常犯的呢?

2024-05-16 14:52

1. 养殖这个行业总是容易犯错误的,养殖螃蟹的时候有哪些错误是比较常犯的呢?

螃蟹饲养不成功,一般是要不没生产量,要不没规格,一般螃蟹亩产在170/180斤1亩,到200斤每亩或是200斤以上的就会有比较好的盈利了,规格一般公和母均值在2.7/2.8两就较为理想化,假如小于2.5两那就是毫无疑问亏的,究竟什么原因,导致规格和生产量不好呢,气温缘故,

例如2016年5/6月份的连阴雨,和2017年的持续高温,这种都是危害规格生产量虾种缘故,一定要选用质量好的蟹苗,药液苗一定不可以要,活力不太好的不可以要。清塘药品,如今很多人还喜欢用灭扫利,这类药品清塘效果非常的好,可是药品残余很严重,会导致螃蟹水憋子病,一般水憋子病是医不好的

水体缘故,一般螃蟹,从豆蟹长到成蟹是五次破壳,一般从2道壳脱掉,转到大塘,从这时逐渐就得留意,水体水草了,一般来说2道壳的螃蟹规格在,一斤25/30只上下,3道壳在每只一两左右,4道壳在1.5两每只上下,5道壳在2.6/2.8左右,一般3道壳规格达不了1两规格的螃蟹,大部分是轮叶黑藻有什么问题的塘,要不水草总数不足,要不水草活力不太好,

实际上养螃蟹成失败,就得看水草管理方法到不及时,水体怎么样,水草不可以多也不可少,多了,ph酸碱度很高,危害螃蟹破壳,少了平稳不了水体,螃蟹塘里,管理方法好2个层面就可以了,藻类植物和水草。例如人为因素的盗窃,也会限产,也有塘梗渗水了,螃蟹逃走,但是这都没有关键缘故,我觉得关键因素或是藻类植物和水草的管理方法,这两个问题很繁杂,

养殖这个行业总是容易犯错误的,养殖螃蟹的时候有哪些错误是比较常犯的呢?

2. 好的养殖模式创造高的收益,河蟹养殖有什么养殖模式呢?

1.池塘养殖模式。池塘养殖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,无论是养鱼、养虾还是养其他的水产类产品,都可以利用池塘养殖模式,不过,我们还是要注意,池塘养殖模式也有一些点决定着池塘养蟹模式的成败。
2.稻田养殖模式。稻田养蟹模式是最近几年所流行的一种模式,主要就是在稻田当中养殖螃蟹,能够提高稻田的产量也提高螃蟹的产量。还能够降低养殖螃蟹的成本,总体上提高稻田的经济利益。
3.网箱养殖模式。这种养蟹模式是有限制条件的,养殖基地建设主要是在水库旁,以及湖泊旁,而且这些都是网箱养殖的必要条件。
4.蟹虾套养。虾蟹套养模式是最近一些年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养殖模式,它能够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。

3. 我想养殖螃蟹,想请教您些问题

辽宁盘锦二力蟹苗,在气候和地理条件上全国除海南等热带地区外,都可以养殖出成品河蟹。二力蟹苗隶属自繁自育的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,中华绒螯蟹是全国唯一的速生水产类的蟹种。
    你当地水质条件应该是没问题的,养螃蟹要求的水域条件恰是多种多层次水草繁茂、大水面、流水微流水、方便做防逃设施、进排水都很方便。自挖蟹塘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,可以先水体消毒、肥水、防逃、投蟹苗、投喂精细料,待其他水域水草旺盛,挑选无性繁殖的多种水草带泥扦插至养殖水域总面积的30%~60%,适当使用有机肥。至于螃蟹饲料方面就近捞取田螺、鱼虾、河蚌等,按照亩投蟹苗800-1000只的养蟹密度,以上鲜活饵料逐步投放400斤~700斤/亩。这样养殖至中秋前后,亩产平均2.5两的成蟹大约150斤左右。同时套养上层净水鱼花鲢白鲢半斤重的40尾/亩。就你当地的养殖条件来说养蟹效应还是挺可观的。

我想养殖螃蟹,想请教您些问题

4. 河蟹养殖现状,河蟹养殖现在是什么情况

河蟹养殖从最初的资源放流型养殖,到目前的集约化高密度精养,从分散型向地域集约化发展,除黑龙江、青海、西藏等少数地域发展缓慢外,南到福建、广东,北至辽宁、山东、河北等地都有河蟹的养殖,已形成了以太湖、洞庭湖、洪泽湖、鄱阳湖、巢湖、阳澄湖等大中湖泊为基地,辽河、长江、闽江为产业带的区域集约化、规模化养殖格局。2012年,全国河蟹产量65万吨左右。在河蟹生产大省的江苏,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,养殖面积400万亩,产量32万吨,产值200余亿元。安徽省、湖北省河蟹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二、第三位。
河蟹养殖技术的进展
河蟹增殖始于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初期,当时依赖于天然蟹苗,对湖泊、外荡等大水面进行人工放流。到80年代中期,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,从大水面的增殖,进一步发展为小水面的各种形式的精养,并收到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
经过近20年的养殖,已经基本建立了一整套河蟹养殖技术体系。其主要核心技术包括:采用生态育苗技术,培育壮苗;推广综合强化法培育大规模蟹种技术;采用生态修复技术,修复养殖水环境;推广“池塘+湖泊”的接力式养殖模式;降低蟹种放养密度,采用稀养、混养和轮养;北方稻田种养新技术崛起,稻蟹共生,一水二用、一地双收等。
当前河蟹养殖业发展存在问题
(一)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
养好水产品主要靠水。近些年,工业“三废”和农药等污染越来越严重。因此,受污染严重的水域,河蟹死亡率大增。
(二)场地选建没有根据河蟹的特性来做养殖河蟹要求蟹区水源充足,水深面阔、排灌方便,污泥少、水质清新,饵源充沛,深浅水区面积之比为3:1以上,沉水植物、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搭配合理,总覆盖率为1/3以上。目前多数养殖户都不能完全按这样要求来做。
(三)种质退化劣变严重
近些年,有许多地方乱引种、乱交配,有些育苗场用同一池塘、同一父母生的雌雄蟹作亲本近亲交配,有些利用一年的生理发育不充分的早蟹作繁殖亲本,有些用个体较小的成蟹充数,也有是由于环境污染影响个体和群体生长发育。这些因素,使相当一部分河蟹严重退化劣变,不仅个体小,而且抗病力也差。
通过以上关于河蟹养殖现状,我们现在知道了河蟹养殖现在是什么情况,在进行养殖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防止污染的情况,而且这也是现实当中真实存在的现象,我们在养殖的时候需要了解本地的实际情况。

5. 怎么大规模养殖河蟹

1.蟹种培育 

  生产上把蟹苗养至5分硬币大小的小蟹,为时2~3个月。一般苗种培育又是分两步进行的:首先把蟹苗养成第1~2期幼蟹,个体达3~4毫米;然后把第1~2期幼蟹分塘饲养至160~240只/千克的小蟹。由于蟹苗个体小,又喜集群,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力弱,遇到敌害等往往死亡率很高,因此生产上将蟹苗在小水体中精喂细养,人为控制有些环境条件,用10~15天时间长到第一或第二期幼蟹;成活率达80%~90%。苗种培育一般采用水泥池、网箱和土池等。以前两者为佳。 
(1)水泥池培育幼蟹 

  首先要给蟹苗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。池子要经洗刷和消毒,用100ppm漂白粉消毒。进水用40目的筛绢过滤,防止敌害生物入池。水深为1~1.5米。培育池内可放些芦苇、柳树根、棕榈片等作为蟹苗的栖息和隐蔽的附着物。还可投放些苦草、紫背浮萍、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,既可改善水质,又可供蟹苗栖息和摄食。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增氧设施。 

  在培育期间要经常换水,保持良好的水质。每天定量定间多次投喂活饵、鱼粉等饵料。经过15~20天饲养蟹苗可顺利变态为幼蟹,有的甚至能再变态为第二期幼蟹。实践证明在这种条件下培育放养密度3万只/立方米时,经9天后有64%的蟹苗可蜕壳成为幼蟹(其中又有11%蜕壳为第二期幼蟹),只有6%的蟹苗仍未变态。 

  个体增重比例达1∶2.5~3。 

  (2)网箱培育幼蟹 

  网箱大小无严格规定,一般可用2×1×1米或4×3×1米网目大小0.5厘米左右,以不使蟹苗逃逸为度。网箱材料为尼龙筛绢或聚乙烯网。箱体用木架或竹框支撑。网衣入水80厘米,顶部用网片封口,但每一小口以便放苗,投饵及管理检。也可在网箱水上部分缝30厘米的尼龙薄膜拉挺防逃。 

  网箱设置在有一定流水、溶氧丰富的河流、湖泊水库或大水面池塘中。放苗密度一般为2~3万只/立方米为宜。投饵管理基本同水泥池培育,投饵要充足,否则会发生相互残杀现象。 

  对网箱要定期检查、洗刷,免得网目阻塞,影响水流。还要防止水老鼠咬网箱。网箱内也要放些水草之类的附着物,经过10~15天培育,同样可到第一、二期幼蟹阶段。 

  (3)土池培育幼蟹和蟹种 

  土池培育一般要有防逃设施;水源充沛,注排水方便;少淤泥不漏水;面积为0.5~1亩,水深0.8~1.2米。 

  在蟹苗放养前半月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清塘,清除敌害生物及病原体,待药性过后过滤进水再放苗。土池四周要筑一道30厘米高的尼龙薄膜墙防逃及防敌害入内。蟹苗刚下池时水可适当浅些(80厘米),利于浮游生物水藻和水草的生长,提供蟹苗充足的天然饵料。蟹苗培育期间饵料以浮萍等各种水生植物为主,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为辅。如果饵料不足也可泼豆浆、鱼肉浆等,或喂鱼粉、糠麸之类。根据幼蟹的生活习性,饵料一般投放于池子四周的浅水处,每天1~2次,投饵量为体重的4%。并要注意换水。

怎么大规模养殖河蟹

6. 螃蟹一直都深受人们的欢迎,那么养殖螃蟹的利润怎么样呢?

我国河蟹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,以年均3万吨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,2006年达到4.5万吨,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、独具特色的水产产业。它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发展阶段:从沿海到内陆,从自然捕捞到人工生态养殖,从粗放式养殖到塞纳河精养。我们可以自豪地说,中国的河蟹产业在产业规模、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养殖技术推广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。

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,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大闸蟹已经步入了普通百姓家庭的餐桌,而消费者对大闸蟹的外观、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,因此对大闸蟹的选择也越来越严格。不仅要有规格,更要有黄膏,据说优质的螃蟹如红膏蟹在市场上不在少数,富含硒元素、水质清澈的螃蟹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,养螃蟹是未来的第一方向,所以是有特色的。

中国的 "互联网+"战略,对信息技术的新定位和对传统产业的 "生态整合",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水产行业,阳澄湖大闸蟹进入淘宝、京东、一号店等电商平台已经运作得非常成熟。未来,销售渠道的增加、电商平台的应用、物联网的发展、水产品的可追溯性、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运输方式的突破,必将给水产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。互联网+的应用必然会成为改变水产行业的趋势,大闸蟹的市场前景也会更好。

螃蟹市场一直比较稳定,利润也很可观,在水产行业中显得独树一帜。北方的稻田、塞纳河蟹、长江流域各种模式的池塘本来就有悠久的养殖历史,随着普通品种水产品市场的不稳定和利润的下降,养鸭业有向全国扩散的趋势,据了解云贵川等省的河蟹养殖业逐渐兴起,全国稻田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。而质量好、规格大的湖泊塞纳河养殖塘蟹高出10-20元/斤,可见河蟹质量已进入软实力竞争的层面,不仅要养大,更要养优。

7. 您好,你是养殖大闸蟹的吗?

河蟹生殖蜕壳后,开始性成熟,其机体营养开始大量转移到性腺,同时刚蜕壳后河蟹身体尚未长丰满,背壳、肢爪钙质化为完全形成,导致河蟹的壳面规格与实际大小有所区别。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种“空壳”现象?
建议在后期养殖中,加长养殖时间,在其合适生长发育的九月份,继续以投喂饲料或冰鱼为主,玉米、黄豆等杂粮为辅。增加其营养积累,同时减少投喂压簧黄料,避免性腺过快成熟,停止机体组织生长引起肉质不饱满。同时在河蟹最后一次蜕壳期间增加池塘钙物质(离子钙)含量,促进河蟹背壳硬化度,增厚河蟹背壳,从而增重河蟹。

您好,你是养殖大闸蟹的吗?

8. 如何提高河蟹养殖效益

 近年来,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、养殖产量不断增加,造成市场供大于求,导致蟹价下跌,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养蟹积极性。为了充分利用资源、挖掘生产潜力,提高养殖效益,广大养蟹户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栽植复合型水草
在池边四周栽植伊乐藻,在深水区栽植轮叶黑藻、苦草、空心菜、水浮萍等,在浅水区栽植蒿草、芦苇等。水草覆盖率应达到50%以上。
二、适时投施基肥
苗种放养前7-10d,加水50cm左右,投放发酵消毒好的畜禽粪,量为200-300㎏∕667㎡,以培育浮游生物,为即将入池的蟹种提供生物饵料。
三、合理投放螺蛳
螺蛳改2次投放为3次投放。第1次于清明前投放,量为200-300㎏/667㎡,此时气温适宜,让其在池内自然繁殖仔螺蛳,为幼蟹源源不断地提供适口活饵料;第2次于6月份投放,量为100㎏/667㎡左右;第3次于8月份投放,量为150-200㎏/667㎡。
四、控制青苔生长
在青苔萌发初期用生物灭苔净(主要成份:复合活性剂、生物抑制剂等),用量为20-30ml/667㎡(1m水深),方法是兑水稀释2000倍后泼洒于青苔集中处,使用时应开机增氧。面积较小的塘口可采用人工捞除。
五、科学投喂饵料
饵料投喂应坚持“五定”原则,即:定时、定点、定质、定量、定人。3-5月份,以投喂蛋白含量为36%-40%的配合饲料为主,辅喂部分鲜冰鲜鱼;6-8月份,以投喂蛋白含量为28%-30%的配合饲料为主,辅喂部分玉米、小麦等谷物;9-10月份,以投喂冰鲜鱼为主,辅喂蛋白含量为38%-40%的颗粒料。每日投喂2次,上、下午各投喂1次,以下午投喂为主,占日投喂是的60%-70%。投喂量以投喂2h内吃完为宜。
六、调控好水质
每隔5-7d加水1次,每次加水15-20㎝,保持水质清新;每隔15-20d换水1次,每次换掉20%-30%的老水,保持水质嫩、爽;每隔10-15d使用1次生石灰,用量为10-15㎏∕667㎡,调节ph值在7.5-8.5之间;每隔20-30d使用1次EM菌(复合生物制剂),用量为1-1.5㎏∕667㎡,以改良水质和底质;适时开启增氧机,保持池水溶氧在5mg∕l以上。
七、加强蜕壳期管理
河蟹蜕壳前5-7d换水1次,并用蜕壳素、维生素C、三黄散等拌饵投喂,以促进其顺利蜕壳,加快发育生长。
八、加强病害防治管理
每隔15d左右使用1次溴氯海因粉(生产单位:无锡市中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),用量为200g∕667㎡(1m水深),方法是兑水稀释1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,预防烂鳃、肠炎病;4-5月份,使用1次特效浓缩纤虫净(主要成份:多拉菌素1%,纳米锌,杀虫增效剂),用量为20-25ml/667㎡(1m水深),方法是兑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,以杀灭寄生于鳃部与体表的各类纤毛虫;7-9月份,每隔20-30d投喂1次用0.1%的鲜大蒜汁或1%的痢菌净拌饵投喂,以增强河蟹的抗病率。另外,还要防范水老鼠、青蛙、水鸟及一些凶猛肉食性鱼类对河蟹的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