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请中医达人分析一下这个药方。
咽喉发痒,怎么诊断为食道炎、胃炎?再看开的药方体壮年轻之人,也难受用,何况65岁之人(木香15g、青陈皮15g、砂仁10g、藿香15g、枳壳15g、苏子20g、鸡内金20g一片理气破气药)。一般中医用木香不过8克,10克既需斟酌,青皮、枳壳用15克,其他理气药助其破气。没有其他药监制,真胆大。既是治胃炎服后怎么会呕吐?已经气血下行,并伤气血,应该面色发白,虚汗出,还用眩晕停。一错再错。把药方和治疗过程及症状记好,老人平稳后,可能需要找个有经验的中医调理一下。
补充1、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,65岁的气血水平应首先考虑。
2、药方整体的升降浮沉,除一味葛根提升胃气,怎能抵挡大队下气沉降药。故方子整体破气、下气、沉降。违背内经因高越之之训。上焦之病,应清、散,怎么能沉降呢。

2. 请高手看看这个方子的内容都是些什么药啊,老中医写的我都看不懂?主要是治什么病的?谢谢!
炙黄芪30克、鱼腥草30克
淡子芩6克、广地龙12克
光杏仁12克、浮小麦30克
瘪桃干12克、桑白皮12克
象贝母12克、款冬花12克
杭白芍12克、麻黄根12克
云茯苓12克、糯稻根30克
天将壳12克、佛耳草12克
生米仁12克
煅龙牡(各)15克
主要功效益气固表止汗、兼化痰止咳。
3. 请大家看一个药方。谢谢
1、脑溢血偏瘫半年多,如果患者病前体质尚可,半年来血压尚较为稳定,那么,如果采用较为准确的中医治疗,并辅助以适当的肢体恢复训练,还是有可能使身体显著恢复的———— 指 恢复到生活能自理的程度。
2、所谓较为准确的中医治疗,指的是 由中医师对患者的情况作全面了解之后,采用中药汤剂治疗。服药后6-10天,患者可以感觉到原有的症状有缓解。在此前提下,要坚持治疗,至少一两个月。
3、在某位中医师那里,前后治疗近半个月,患者的主要症状 无 可以明确地缓解。建议另寻高明。
4、这样的病,不要自行尝试用各种所谓的偏方、验方治疗。须知,未经正确的中医辩证,处方用药不能与患者的具体病情相符合,那么,非但无益,甚至有害,会使患者的情况更复杂、更难治。
5、就这个处方而言,主要是补气血、通经络、平肝熄风、滋阴温阳。用药还是比较全面的,但,是否与患者的具体病情相符,就不好说了。
6、甲珠,确实很贵。但从处方用意看,甲珠不可去掉。
7、处方有二乌,即川乌、草乌,两药均毒性较大。该处方不论是煎煮、还是泡酒,都应慎重!!

4. 我有一药方哪位好心的中医能给见解一下,这副药方是治疗什么的?希望详细一点,谢谢!药方如下:
你好,我来帮你分析一下:
菟丝子、肉苁蓉的作用为温补肾阳,重在补肾阳
枸杞、女贞子、生地的作用为滋补肝肾,补血养阴,重在补阴
桂圆肉、远志、酸枣仁的作用为养心安神,交通心肾
川厚朴的作用为燥湿、行气、消积、平喘,主要用于气滞湿停所致的诸症,如腹胀、不思饮食等
综上所诉,这剂方药主要的作用为:补益肝肾,养心安神,适合的主要症状有:腰膝酸软、畏寒怕冷、记忆力减退、不耐思虑、失眠多梦、口干夜间明显,月经不调、体虚易感等等
地黄分两种,一种叫生地黄,另一种叫熟地黄,生地黄的作用滋阴凉血,补益肝肾,药性偏凉,适合于血虚有热的证型;熟地黄的作用滋阴补血,补益肝肾,药性偏温,适合于血虚热象不明显的证型
希望对你有所帮助,祝你健康
5. 谁帮我看看这个药方是治什么病的
你好,首先告诉你,这方子不要去吃,不合适,是来治疗脾胃病的,但杂乱而乱用药量,完全不合适的。
辣了10g 鬼针草30g 我从来没用过,一般的药房也没有的。
煅瓦楞60g这个量是吓人!有问题的。
大概帮你理思路,分析如下:
1,升清降浊:苏梗10g 荷叶10g 生赭石30g 厚朴15g 苏子10g 木瓜30g
2,调整肝胆气机:柴胡6g 绿萼梅15g 玳玳花10g 佛手15g
3,辛开苦降,调整胸中杂乱之气:干姜9g 鸡内金10g 川楋子15g 瓜娄15g 延胡索6g 清半夏10g 广藿香10g
4,助脾胃消化并收涩止血活血并扶正;煅瓦楞60g 陈皮6g 甘草6g 鸡内金10g 三七粉3g 党参30g
最后强调,不能吃的。否则要出问题。开方的医生很可能门都没入,不论他有多老,经验多足,这样乱搞肯定不行的。害己害人。

6. 哪位懂中医的朋友能帮助看一下这个药方上的字,还有这个药方治的是什么病!谢了!
酒女贞子20克,山药15克,桑寄生20克,怀牛膝15克,杜仲15克,煅龙骨40克,煅牡蛎40克,威灵仙6克,吴茱萸1克,芡实15克,诃子10克,炒山楂15克,炒神曲15克,炒麦芽15克,连翘10克,陈皮15克,法半夏15克,黄芪15克,甘草6克。
共14剂。
功效:补益肝肾,消食除胀,健脾,温中,补气,化痰止咳。适用于肝肾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,腿脚不便和痰多咳嗽等。
7. 求高手帮忙看药方
北柴胡15克,黄芩12克,(法)半夏15克,
党参15克, 生(甘)草6克 桂枝15克,
炒白芍15克,防风15克, 葛根2克。
(生姜3片,红枣5粒)
看上去,党参益气;白芍、北柴胡养肝活血;黄芩息火;防风息风;半夏化痰 ; 桂枝引药力行于手;甘草调和诸药同舟共济;似乎为治手痛之汤剂?
此方医工之思路精炼,用药精罕!
供你参考吧!

8. 请大师指点这个药方是治疗什么的?
附子理中汤加茯苓(有人叫附苓理中汤)合四逆散,还有一些平肝熄风,行气活血,清热明目的,应该是脾肾阳虚,怕冷大便不成形,吃不下饭,容易生闷气抑郁,里边有降压熄风明目的,估计有血压高、头晕、眼花之类毛病,也有活血的,估计心血管也不太好
附子理中汤里还用了红参,一下子就不便宜了,毕竟要盈利,用些好药贵些,效果也容易出来,四逆散疏肝理气加木香也有理气止痛效果,老实讲,这开的方子有点机械化了,生甘草炙甘草一块用………我个人是有点不太认可的,不过一人一观念,不多说
谷精草 夏枯草 罗布麻 车前子都有降压明目清热作用,配天麻川芎,治疗高血压头晕效果更好
丹参川芎活血,化瘀,行气,鸡内金消食比较好,也有活血化瘀作用
望采纳哈^O^